高考偉業成于細節
——國旗下的講話
敬愛的老師們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上午好!我是來自高三(38)班的陳諾,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里代表全體高三同學發表國旗下的講話,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“高考偉業成于細節”。
《史記》中有名句曰“大行不顧細謹,大禮不辭小讓。”但是,高考這條漫漫長征路上的每一個腳印都歷經無數的奮斗和拼搏,驀然回首,細節才是影響勝利天平傾斜的關鍵。
當今世界暗潮涌動,歸根到底是國與國之間教育和人才的競爭。火遍華夏,紅極一時的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讓工匠精神再度進入公眾視野。什么是工匠精神?是淡泊,不爭,堅守,更是注重細節的細心,細致,專一。學習,其實也可以看作一門手藝,而我們,就是那操刀執筆的工匠。一件上乘的藝術品,精妙之處都交給了細節來體現:青花瓷瓶上筆鋒回轉間,勾勒出明凈素雅的圖案;蘇繡錦緞上一針一線中,蘊含著層層疊疊的心意;竹蜻蜓盤旋飛舞時,顯現出迎風而斜的角度。這些成功的作品皆由細節成就,而同樣地,高考這場戰役也由細節左右。從數學計算的加一減一乘除開方,到物理矢量的方向正負,從化學方程中的電荷元素,到生物實驗的設計探究,細節之下,一念之間,一筆之差,或滿盤皆輸,擦肩而過,或功成名就,喜躍龍門。
心有猛虎,細嗅薔薇,有鴻鵠之志,亦應有洞察幽微之心,高考偉業成于細節,而細節需在學習的每個環節中認真落實。
第一處細節,在于課堂。每節課的45分鐘都非常寶貴,不求每分每秒專心致志,但絕大多時都應仔細聽講。復習課雖然略顯枯燥乏味,但基礎與教材中有無數細節需要挖掘。老師所強調的某個重點知識,解一類題的關鍵步驟,往往只在一句話。課上一分鐘,課下幾天功,真實闡明了課堂專注于細節的重要性。
第二處細節,在于練題。作為每天的必修課,我相信,小練習已經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做題,目的在于鞏固已掌握的知識點,發現知識盲區,然后及時補救。平時做題時,就應該有針對性的訓練審題速度與答題技巧,對題設知識點與陷阱心中有數。做完一張小練習后,可以從頭到尾瀏覽一遍,看看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在哪里,做好記錄,當天再次進行自主強化,消除每一個知識盲點,彌補每一個薄弱知識點。
第三處細節,在于清理。清理與總結難分難舍,相輔相成。總復習階段,筆記與清理是十分重要的,這關乎考前復習的效率與精準性。那么該如何有效清理呢?從我個人而言,一是錯題,二是易錯點。通常在完成一個章節的復習后,我們可以將該章節錯題過一遍,精準定位自己的知識漏洞,然后總結該章的易錯點和重難點,包括且不限于專有名詞,易錯字,答題模板,常見方法等任何一個細微知識。清理的好處在每一次考試前便能很好體現,當別人奔波于樓道抱著厚厚的資料應考時,我們只需拿著清理本輕裝上陣。考前復習就要快準狠,翻看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易錯點,反復提醒自己需要高度注意的細節。
第四處細節,在于應試。我們每一次考試理想成績的取得除了依托扎實的知識基礎,非智力因素也是考試成功的關鍵一環。一方面我們要相信“心態的力量”“自信的力量”,另一方面仔細審題是保障,看清題目的每一個關鍵數據,關鍵詞語,圖像的橫縱坐標含義,按提問要求作答,不能答非所問。其次,書寫是獲得高分的又一重要因素。在答題中,要點明了,步驟清晰,字跡工整,必然增加得高分的籌碼。考試時,常把細節放心中,猥瑣發育不要浪,順風逆風都要穩。
同學們,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,高考偉業必成于細節之間,百分之一的細微失誤,或許帶來的是百分之百的失敗。但多百分之一的細心,以不放心,不滿意的心態科學備考,我們必將順利走向科學的彼岸。今天,我們正值年少;今天,我們意氣風發;今天,我們有星辰大海的夢想;今天,我們有扶搖直上青云間的志向,有乘風破浪濟滄海的豪情,有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傲氣。讓我們用細節作成功的敲門磚,推開通往詩和遠方的大門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卻笑人間舉子忙!希望大家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!謝謝!